• <fieldset id="djlgu"><optgroup id="djlgu"></optgroup></fieldset>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_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_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_成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聚磷酸銨在不同作物上的應用研究【2021年度】

          (一)聚磷酸銨不同添加量對萵筍生長的影響


          1、試驗基本情況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示范選在什邡市方亭街道石羊村,土壤是水稻土。土壤地力情況:地塊pH5.9, 堿解氮110mg/kg,速效磷66mg/kg,速效鉀140mg /kg試驗地塊地面平整,地力均勻。


          1.2 試驗材料

          供施肥料為川恒生態(tài)配制實驗用肥,配方為17-17-1715-10-25;原料使用尿素、硫酸銨、硫酸鉀、硝酸鉀、磷酸一銨、川恒自產(chǎn)聚磷酸銨等。

             施肥方法選用基施、淋施。


          1.3 試驗設計

          處理一不添加聚磷酸銨;處理二磷源10%由聚磷酸銨提供;處理三磷源20%由聚磷酸銨提供;處理四磷源30%由聚磷酸銨提供。


          2、試驗結果展示


          檢測以測產(chǎn)為主,選擇生長均勻地段,每個處理選擇3株萵筍,先對鮮萵筍進行稱重,然后再去掉下部下片,對可售賣部分進行稱重。


          2.1不同聚磷酸銨添加量對萵筍產(chǎn)量的影響


          1  不同處理組萵筍產(chǎn)量情況


          處理組

          3株地上部(kg)

          3株可出售(kg)

          畝產(chǎn)(kg/畝)

          0%處理

          2.15

          1.53

          2040

          10%處理

          2.46

          1.81

          2413

          20%處理

          2.41

          1.63

          2173

          30%處理

          2.61

          1.85

          2467

          注:畝種植密度為4000


          地上部為作物地上部的總生物量,相比于0%處理組,10%、20%、30%處理組分別增加14.4% 12.1%、21.4%;去除底部有瑕疵葉片后即為可出售部分,相比于0%處理組10%、20%、30%處理組分別增加18.3% 6.5%、20.9%


          可以得出結論:添加聚磷酸銨能顯著增加萵筍產(chǎn)量,而且隨著添加量的增加增產(chǎn)幅度也在增加。由圖1也可看出,隨著聚磷酸銨酸銨添加量的增多,莖干越粗。


          圖片1
          圖1   各處理組莖干粗細對比及可售買部分展示



          (二)聚磷酸銨不同添加量對番茄生長的影響


          1、試驗基本情況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示范選在什邡市靈杰鎮(zhèn)蘇家橋村,土壤是水稻土。土壤地力情況:地塊pH7.0, 堿解氮120mg/kg,速效磷73mg/kg,速效鉀53mg /kg試驗地塊地面平整,地力均勻。  


          1.2 試驗材料

          供施肥料為川恒生態(tài)配制實驗用肥,配方為17-17-1715-10-25;原料使用尿素、硫酸銨、硫酸鉀、硝酸鉀、磷酸一銨、川恒自產(chǎn)聚磷酸銨等。

          施肥方法選用基施、淋施。


          1.3 試驗設計

          處理一不添加聚磷酸銨;處理二磷源10%由聚磷酸銨提供;處理三磷源20%由聚磷酸銨提供;處理四磷源30%由聚磷酸銨提供。



          2、試驗結果展示


          產(chǎn)量統(tǒng)計:每個處理組選擇12株,統(tǒng)計開花掛果量,定期采摘,稱重并數(shù)番茄個數(shù)。


          2.1不同聚磷酸銨添加量對番茄產(chǎn)量的影響


          相比于0%處理組,測產(chǎn)區(qū)域單株產(chǎn)量,20%添加處理組增長最多每株增加0.82kg增長33.5%;10%30%處理組分別增加0.22kg、0.11kg,增長9.0%、4.5%。

          單株產(chǎn)量的增加,導致10%處理組、20%處理組、30%處理組畝產(chǎn)分別增加506kg、1960kg、250kg;按照市場價格1/斤,分別增收1012元、3920元、500元。


          2   不同處理組番茄產(chǎn)量情況


          處理組

          測產(chǎn)株數(shù)(株)

          測產(chǎn)重量(kg)

          單株產(chǎn)量(kg/株)

          畝產(chǎn)(kg/畝)

          0%處理

          12

          29.45

          2.45

          5890

          10%處理

          12

          31.98

          2.67

          6396

          20%處理

          12

          39.25

          3.27

          7850

          30%處理

          12

          30.70

          2.56

          6140

          注:番茄種植密度為2400/


          2.2  不同聚磷酸銨添加量對番茄掛果量的影響

          3 不同處理組番茄掛果量對比


          處理組 

          測產(chǎn)區(qū)域株數(shù)(株)

          測產(chǎn)區(qū)域單株掛果量(個)

          0%處理

          12

          11

          10%處理

          12

          12

          20%處理

          12

          13

          30%處理

          12

          15

          測產(chǎn)區(qū)域單株掛過量,10%處理組、20%處理組、30%處理組分別增加9.1%、18.2%、36.4%;添加聚磷酸銨能夠顯著增加番茄掛果量。



          (三)聚磷酸銨不同添加量對辣椒生長的影響


          1、試驗基本情況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位于什邡市馬井鎮(zhèn)雙石橋村,土壤為水稻土。試驗前取土樣化驗,土壤pH 6.48,堿解氮108ppm,有效磷69ppm,速效鉀76ppm。


          1.2 試驗材料

          辣椒品種為二荊條。

          供施肥料為川恒生態(tài)配制實驗用肥,配方為17-17-17,原料使用尿素、硫酸銨、硫酸鉀、硝酸鉀、磷酸一銨、聚磷酸銨等。


          1.3 試驗設計

          處理一不添加聚磷酸銨;處理二磷源10%由聚磷酸銨提供;處理三磷源20%由聚磷酸銨提供;處理四磷源30%由聚磷酸銨提供。

          每個處理組施肥量相同,整個實驗期施肥4次(17-17-17),每次10kg/畝,總共施肥40kg/畝,施肥量遠少于正常種植區(qū)間(正常種植施肥量在80-100kg/畝),以考察低施肥水平下的辣椒產(chǎn)量情況。


          2、試驗結果展示


          檢測以測產(chǎn)為主,每個處理組剔除生長較差植株,統(tǒng)一采摘,稱重并數(shù)辣椒個數(shù),每次測產(chǎn)數(shù)據(jù)進行收集整理,計算單株產(chǎn)量、單株結果數(shù)。

          由下表數(shù)據(jù)可知,0%處理(未添加聚磷酸銨)單株產(chǎn)量及畝產(chǎn)均低于各添加聚磷酸銨處理組,其中相比于0%處理,10%20%、30%處理組單株產(chǎn)量分別增加24.5%、16.4%、41.5%,畝產(chǎn)分別增加166kg112kg、284kg,引起這一原因主要在于添加聚磷酸銨各處理組單株辣椒個數(shù)分別增加17.4%21.7%、34.8%

          充分說明,在低水平施肥情況下,添加聚磷酸銨可顯著增加辣椒產(chǎn)量。


          4 辣椒單株產(chǎn)量、結果數(shù)及畝產(chǎn)


          處理組

          單株產(chǎn)量(kg/株)

          辣椒數(shù)量(株/個)

          畝產(chǎn)(kg/畝)

          0%處理

          0.171

          23

          684

          10%處理

          0.213

          27

          850

          20%處理

          0.199

          28

          796

          30%處理

          0.242

          31

          968

          :每畝種植為4000株,畝產(chǎn)=單株產(chǎn)量×4000



          (四)聚磷酸銨不同添加量對生姜生長的影響


          1、試驗基本情況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示范選在什邡市馬井鎮(zhèn)雙黃龍橋,土壤是水稻土。土壤地力情況:一區(qū)地塊 pH4.8, 堿解氮114mg/kg,速效磷68mg/kg,速效鉀220mg /kg;二區(qū)地塊pH5.2, 堿解氮142mg/kg,速效磷68mg/kg,速效鉀180mg /kg試驗地塊地面平整,地力均勻。


          1.2 試驗材料

          供施肥料為川恒生態(tài)配制實驗用肥,配方為17-17-1715-10-25;原料使用尿素、硫酸銨、硫酸鉀、硝酸鉀、磷酸一銨、川恒自產(chǎn)聚磷酸銨等。

          施肥方法選用基施、埋施、淋施。


          1.3 試驗設計

          處理一不添加聚磷酸銨;處理二磷源10%由聚磷酸銨提供;處理三磷源20%由聚磷酸銨提供;處理四磷源30%由聚磷酸銨提供。

          每個處理組施肥量相同。


          2、試驗結果展示


          檢測以測產(chǎn)為主,選擇生長均勻地段,在相面上選取長2m區(qū)域進行挖取稱重,測產(chǎn)面積為2.8m2,并對地上部重量進行稱重,檢測距離根部5cm處莖粗。

          由表5可知,添加聚磷酸銨處理組單株姜重均高于未添加聚磷酸銨處理組,其中20%處理組最高為7.5%,10%處理組及30%處理組分別為5.3%4.3%。

          相比于未添加聚磷酸銨處理組,10%處理組、20%處理組、30%處理組畝產(chǎn)分別增加82.2kg,115.1kg,65.7kg,按照批發(fā)市場5/斤,每畝銷售收入分別增加822元、1151元、657元。              

          5    生姜地塊產(chǎn)量數(shù)據(jù)


          處理組

          株數(shù)(株)

          測產(chǎn)區(qū)域

          姜塊重(kg)

          單株重

          (kg/株)

          畝產(chǎn)

          (kg/畝)

          增產(chǎn)率

          0%處理

          18

          5.05

          0.281

          1539.6

          ——

          10%處理

          21

          6.21

          0.296

          1621.8

          5.3%

          20%處理

          22

          6.65

          0.302

          1654.7

          7.5%

          30%處理

          23

          6.74

          0.293

          1605.3

          4.3%

          注:測產(chǎn)面積為2.8m2  畝產(chǎn)=單株姜重*每畝株數(shù)  每畝株數(shù)=測產(chǎn)株數(shù)/測產(chǎn)面積*667=5479


          2.2不同聚磷酸銨添加量對生姜地上部生長的影響


          由表6可知,生姜地上部莖干及葉片重量,相比于未添加聚磷酸銨處理組,10%20%、30%處理組分別增加12.4%、15.0%、18.4%,差異較顯著。莖干粗細程度各處理組無顯著性差異。


          6  姜地塊地上部生長情況


          處理組 

          測產(chǎn)區(qū)域

          株數(shù)(株)

          測產(chǎn)區(qū)域

          莖葉重(kg)

          單株莖重(kg/株)

          莖粗(mm)

          0%處理

          18

          4.06

          0.226

          13.7

          10%處理

          21

          5.34

          0.254

          13.8

          20%處理

          22

          5.72

          0.260

          14.0

          30%處理

          23

          6.37

          0.277

          14.2


          試驗表明:添加聚磷酸銨能夠促進生姜地上部植株生長,可使生姜產(chǎn)量有所提高,且每畝銷售收入增加600元以上。該試驗地塊生姜挖的時間較早,若農(nóng)戶想要得到更高的產(chǎn)量,可推后20天左右挖取產(chǎn)量將達到5000斤以上。



          (五)聚磷酸銨對葡萄生長的影響(示范試驗)


          1、試驗基本情況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河北衡水饒陽是河北地區(qū)葡萄主產(chǎn)區(qū)之一,有20年以上的種植歷史,葡萄種植品種主要包括克倫生、乒乓球、維多利亞和巨峰。葡萄示范地共選三個示范點,涉及品種維多利亞(冷棚)、巨峰(露天)和克倫生(露天),每個示范點面積1-2畝,示范點土壤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


          示范點

          指標

          堿解氮(ppm)

          有效磷(ppm)

          速效鉀(ppm)

          有機質(zhì)(g/kg)

          PH

          克倫生示范點

          188

          98

          277

          11.7

          6.8

          巨峰示范點

          204

          86

          285

          10.5

          7.1

          維多利亞示范點

          221

          78

          269

          12.8

          6.6


          1.2 試驗方案

          本次田間示范試驗總共設計兩個試驗處理:常規(guī)施肥;常規(guī)施肥+10kg/畝(2次施用)18-58-0川恒“冠?!?/span>聚磷酸銨。試驗處理將聚磷酸銨作為特肥應用于饒陽葡萄作物上,每畝每次用量5kg,總計施用2次,第一次3月份,第二次6月份,施肥方式為沿著葡萄莖基部750px處撒施,施肥后機械翻土混勻。


          2、試驗結果展示


          此次田間示范田間統(tǒng)計葡萄側(cè)枝最下部分芽眼(決定第二年側(cè)枝發(fā)育和花芽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數(shù)量和大小,每個試驗處理隨機統(tǒng)計10株葡萄,畝產(chǎn)統(tǒng)計由農(nóng)戶反饋,其結果如下表所示??梢钥闯雒慨€施用10kg聚磷酸銨后,與對照相比,葡萄幾個品種的側(cè)枝芽眼數(shù)量明顯增多,側(cè)枝1、2片葉處芽眼比對照多5.3%,并且芽眼更加壯實,側(cè)枝34片葉處芽眼比對照高6.2%。畝產(chǎn)方面,施用聚磷酸銨后葡萄平均增產(chǎn)6.4%,與對照相比,平均每畝多投入肥料成本200元,經(jīng)濟增收每畝1500元以上。


          品種

          處理

          側(cè)枝第1、2片葉芽眼數(shù)

          側(cè)枝第1、2片葉芽直徑(mm)

          側(cè)枝第3、4片葉芽眼數(shù)

          側(cè)枝第3、4片葉芽直徑(mm)

          畝產(chǎn)(kg/畝)

          克倫生

          CK1

          26

          5.1

          28

          6.8

          2850

          M1

          28

          5.3

          30

          7.3

          3020

          巨峰

          CK2

          25

          5.5

          26

          6.9

          3240

          M2

          27

          6.2

          28

          7.2

          3400

          維多利亞

          CK3

          24

          5.6

          27

          6.3

          2050

          M3

          24

          5.7

          28

          6.5

          2210



          (六)東北區(qū)域聚磷酸銨復肥對紅薯生長的影響(示范試驗)


          1、試驗基本情況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紅薯示范點位于遼寧凌海市,總共三個試驗點,每個試驗點面積5畝,三個試驗點土壤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


          示范點

          指標

          堿解氮(ppm)

          有效磷(ppm)

          速效鉀(ppm)

          有機質(zhì)(g/kg)

          PH

          將軍村

          58

          34

          142

          9.6

          6.9

          太平村

          52

          37

          144

          8.8

          6.8

          地邊子

          66

          21

          126

          7.8

          6.9


          1.2 試驗方案

          紅薯示范地共兩個施肥處理:常規(guī)施肥處理對照為玉華肥業(yè)普通12-18-15不含聚磷酸銨BB肥、玉華肥業(yè)12-18-15APP30%BB肥處理,每畝用量都為50kg作為底肥。


          2、試驗結果展示


          每個試驗處理隨機取樣3株紅薯,統(tǒng)計3株紅薯總共結薯數(shù)、商品薯數(shù)以及薯塊重量,計算理論畝產(chǎn),其結果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施用聚磷酸銨處理紅薯結薯數(shù)量略高于對照處理,商品薯重量和單株薯塊重量聚磷酸銨處理都要高于對照處理,最終經(jīng)濟畝產(chǎn)更高,兩處理相比,聚磷酸銨處理平均比對照處理增產(chǎn)14%


          區(qū)域

          處理

          結薯數(shù)

          總重(kg)

          商品薯數(shù)

          商品薯重(kg)

          商品率(%)

          畝苗數(shù)

          計算畝產(chǎn)(kg)

          將軍村

          CK1

          13

          6.1

          9

          5

          82

          2200

          3666.7

          M1

          13

          6.95

          9

          6.2

          89.2

          2200

          4546.7

          太平村

          CK2

          12

          5.9

          8

          4.8

          81.4

          2200

          3520

          M2

          14

          6.52

          11

          5.2

          79.8

          2200

          3813.3

          地邊子

          CK3

          12

          5.72

          9

          5.1

          89.2

          2200

          3740

          M3

          12

          6.33

          10

          5.6

          88.5

          2200

          4106.7



          (七)新疆聚磷酸銨對番茄生長的影響


          1、試驗基本情況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昌吉回族自治州,地處新疆腹地。

          試驗地前茬為醬番茄,土壤質(zhì)地主要是壤土,耕層土壤呈偏堿性、無鹽害,土壤有機質(zhì)偏低、氮缺乏、磷中等偏上、鉀豐富。


          試驗地養(yǎng)分基本情況


          試驗地塊

          有效磷ppm

          堿解氮 ppm

          速效鉀ppm

          全氮%

          全磷%

          全鉀%

          有機質(zhì)g/kg

          ph

          電導率ms/cm

          APP

          20

          50

          226

          0.103

          0.105

          2.07

          16.4

          8

          0.13

          對照

          27

          66

          342

          0.128

          0.115

          2.02

          20.64

          7.83

          0.31


          1.2試驗材料

          作物:醬番茄早熟品種,生育期90~95天。

          試驗肥料:1-54-0磷酸一銨、川恒“冠?!?8-58-0聚磷酸銨、尿素、硫酸鉀等


          1.3施肥方案

          試驗共設2個處理,川恒“冠?!本哿姿徜@處理APP、常規(guī)磷酸一銨對照處理CK,同時各處理配施尿素和硫酸鉀,且原則上各處理施入純氮、鉀(K2O)重量一致,純磷(P2O5)根據(jù)不同磷源的成本及利用率略作調(diào)整,以上肥料全部利用滴灌追施,其他農(nóng)事操作均一致。


          試驗處理設置


          處理

          面積(畝)

          全生育期追肥方案

          APP

          30

          畝施15~20kg聚磷酸銨(18-58-0)、尿素25~30kg、硫酸鉀25~30kg(50%)

          CK

          10

          畝施30~40kg磷酸一銨(11-54-0)、尿素25-30kg、硫酸鉀25~30kg(50%)


          2、試驗結果展示

          加工番茄在收獲時利用大型色選機器收獲收獲時通過色選系統(tǒng)只收獲紅色番茄,并且無法單獨收獲各個處理地塊。因此對各處理地塊進行抽樣測產(chǎn)并與實際產(chǎn)量進行比較,采樣時在各處理地塊中選取3個點,每個點選取播幅1.5m、長度1m的采樣面積,將此面積內(nèi)所有的紅果進行采集稱重,測產(chǎn)結果如下:


          測產(chǎn)及推算產(chǎn)量結果


          處理

          測產(chǎn)面積

          m2

          測產(chǎn)重量kg

          推算產(chǎn)量

          kg/畝

          增產(chǎn)率

          收購價格

          元/kg

          總收益

          元/畝

          APP

          1.5

          18.88

          8391.5

          6.31%

          0.42

          3524.4

          CK

          1.5

          17.76

          7893.7

          0.42

          3315.4


          由測產(chǎn)結果可知APP處理產(chǎn)量高于CK處理497.8kg/畝,增產(chǎn)6.31%,總收益較CK處理多209/畝。試驗地面積總共40畝,聚磷酸銨施肥地塊30畝、對照處理10畝,實際收獲330t,與測產(chǎn)結果相同。平均成本2000/畝。由于是早熟品種,平均產(chǎn)量基本在8噸左右,APP處理的地塊能達到8.3噸以上,說明聚磷酸銨的施用量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同時也表現(xiàn)出聚磷酸銨對番茄的增產(chǎn)具有效果。



          (八)新疆聚磷酸銨對番茄生長的影響


          1、試驗基本情況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新疆塔城地區(qū)沙灣縣金溝河鎮(zhèn)洪溝村,位于新疆西北部,

          試驗地前茬為棉花,土壤質(zhì)地主要是壤土,耕層土壤稍偏堿性、無鹽害,土壤有機質(zhì)偏低、氮缺乏、磷中等、鉀中等。


          1-1 試驗地土壤養(yǎng)分狀況


          試驗農(nóng)戶

          堿解氮

          ppm

          有效磷

          ppm

          速效鉀

          ppm

          全氮

          %

          全磷

          %

          全鉀

          %

          有機質(zhì)

          g/kg

          pH

          電導率

          ms/cm

          李新華

          24

          16

          146

          0.066

          0.087

          1.93

          11.57

          7.83

          0.41


          1.2試驗材料

          試驗肥料:川恒“冠?!?8-58-0聚磷酸銨、肥帝溉0-38-18水溶肥、0-19-38水溶肥、腐殖酸尿素(45%)


          1.3施肥方案

          試驗地塊所有處理底肥一致,只設計2個不同磷肥追肥方案處理:磷源以聚磷酸銨為主的處理APP、磷源以肥帝溉高磷水溶肥為主的對照處理CK,同時各處理配施氮肥和鉀肥,且原則上各處理施入純氮、鉀(K2O)重量一致,純磷(P2O5)根據(jù)不同磷源的成本及利用率略作調(diào)整,以上肥料全部利用滴灌追施,其他農(nóng)事操作均一致。

          施肥方案


          處理

          面積(畝)

          全生育期追肥方案

          APP

          25

          畝施10kg聚磷酸銨(18-58-0)、尿素25~30kg、0-19-38水溶肥15~20kg

          CK

          25

          畝施20~25kg肥帝溉水溶肥(0-38-18)、尿素25-30kg、0-19-38水溶肥15~20kg


          2、試驗結果展示


          棉花在收獲時利用采棉機收獲,無法單獨收獲各個處理地塊。因此對各處理地塊進行抽樣測產(chǎn)并與實際產(chǎn)量進行比較,采樣時在各處理地塊中選取3個點,每個點選取播幅2.29m、長度1m的采樣面積,統(tǒng)計單位面積內(nèi)棉花的各項指標,測產(chǎn)結果如下:


          測產(chǎn)統(tǒng)計表


          處理

          總株數(shù)

          總鈴數(shù)

          雙鈴數(shù)

          總吐絮數(shù)

          吐絮率

          測產(chǎn)重量

          kg/2.29m2

          保苗數(shù)

          /

          結鈴數(shù)

          平均鈴數(shù)

          /

          保鈴率

          單鈴絮重

          (g)

          單株推算產(chǎn)量

          kg/

          APP

          42

          344

          25

          330

          95.84%

          1.67

          12325

          20.7

          7.8

          37.66%

          5.1

          485.86

          CK

          49

          346

          26

          318

          92.09%

          1.56

          14169

          14.0

          6.5

          46.72%

          4.9

          454.97


          測產(chǎn)結果如上表所示,APP處理單位面積內(nèi)棉花總株數(shù)低于CK處理,但總桃數(shù)及吐絮桃數(shù)多于CK處理,吐絮率達到95%以上;結桃數(shù)為生育期內(nèi)結鈴數(shù)峰值,APP處理的棉花保鈴率明顯低于CK處理,這可能是前期節(jié)鈴數(shù)過高,導致后期養(yǎng)分供應不足而落鈴較多,但單鈴絮重仍舊表現(xiàn)為APP處理大于CK處理;推算棉花產(chǎn)量表現(xiàn)為APP處理的產(chǎn)量較CK處理增產(chǎn)6.8%。




          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_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_成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_免费成人在线电影_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 <fieldset id="djlgu"><optgroup id="djlgu"></optgroup></fieldset>
                新巴尔虎左旗| 全椒县| 北川| 云林县| 桦甸市| 永年县| 南宫市| 连平县| 景谷| 凤冈县| 洪泽县| 梅州市| 永昌县| 望奎县| 扎赉特旗| 北海市| 凤翔县| 乌鲁木齐县| 库尔勒市| 临夏市| 土默特右旗| 太仓市| 东源县| 云梦县| 耒阳市| 建瓯市| 清水河县| 七台河市| 景泰县| 新营市| 靖安县| 邯郸市| 景宁| 同心县| 江山市| 嵊州市| 互助| 苏州市| 剑川县| 榆中县| 西畴县|